PRODUCTS CENTER
光纤光缆拉力试验机的结构设计围绕 “精准力学测试" 与 “光纤专属保护" 两大核心,在通用拉力试验机基础上,强化了防损伤夹具、防扭转机构、功能扩展模块,以适配光纤(直径 0.125-0.9mm)、光缆(直径 2-20mm)的细径、脆质特性及专用测试标准(如 IEC 60794、GB/T 7424)。其核心结构可拆解为 6 大模块,各模块功能与技术特点如下:
一、主机机架:稳定加载的基础支撑
主机机架是设备的 “骨架",需确保拉力施加过程中无变形、无振动,为精准测试提供稳定环境,核心设计特点如下:
结构类型:主流为双柱立式机架(少数小载荷机型为单柱式),由两根高强度合金立柱(表面镀铬防腐蚀)、上横梁(固定)、移动横梁(承载下夹具)、底座组成;双柱对称分布可抵消偏载力,避免横梁倾斜导致光纤扭转或受力不均。
抗变形能力:机架材质多为 45 号钢或铸钢,经过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,最大载荷下(如 50kN)机架变形量≤0.05mm,确保拉力沿轴线方向稳定传递,无附加位移误差。
辅助设计:部分机型底座带防震脚垫(橡胶材质),可吸收地面振动(如实验室其他设备运行产生的振动),避免微小振动影响力值传感器的精度;部分带 “横梁升降限位",防止横梁超行程运行损坏设备或试样。
二、伺服驱动系统:精准控制加载过程
伺服驱动系统是设备的 “动力核心",负责按设定参数(速度、力值)驱动横梁移动,实现匀速加载、恒力保持等测试模式,适配光纤光缆 “低速、平稳" 的测试需求:
核心组件:由高精度伺服电机(多为永磁同步伺服电机,转速稳定、噪音低)、滚珠丝杠(高精度 C7 级以上,传动效率≥90%,无间隙)、减速机构(行星齿轮减速器,降低转速并提升扭矩)组成。
控制精度:加载速度范围宽(0.01-500mm/min),速度控制精度≤±2% 设定值,可满足不同测试需求 —— 如裸光纤拉伸需低速(5mm/min,避免冲击断裂),光缆蠕变测试需超低速(0.01mm/min,模拟长期受力)。
驱动模式:支持 “位移控制"(恒速移动横梁)、“力值控制"(恒定拉力加载)、“混合控制"(如先恒速加载至目标力值,再恒力保持),可精准复现光纤光缆在敷设、运维中的实际受力场景(如长期悬挂的蠕变过程)。
三、专用夹具系统:光纤光缆的 “防损伤夹持" 关键
夹具是直接与试样接触的部件,需同时满足 “夹紧不打滑" 和 “不损伤光纤芯 / 护套" 的双重要求,是光纤光缆测试的 “核心专属模块",按试样类型分为三类:
光纤微夹头:适配裸光纤 / 涂覆光纤
1.适用场景:测试 0.125mm 石英裸光纤、0.25mm/0.9mm 涂覆光纤的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。
设计特点:
夹头内带弹性衬套(材质为聚氨酯或氟橡胶,硬度 50-70 Shore A),避免金属直接接触压断光纤;
夹紧力可通过微调旋钮精准调节(范围 0.5-10N),配合力传感器反馈,确保夹紧力 “刚好不打滑"(如裸光纤夹紧力通常为 1-3N);
夹头口径可更换(如 0.125mm、0.25mm、0.9mm),适配不同直径的光纤。
2. 光缆楔形夹具:适配各类光缆
适用场景:测试 2-20mm 光缆(如 ADSS 光缆、GYXTW 铠装光缆、室内软光缆)的拉伸断裂强度、剥离强度。
设计特点:
采用 “楔形自锁结构",拉力越大,钳口夹紧力越强,可有效防止光缆打滑(尤其铠装光缆表面光滑,普通平口夹具易滑脱);
钳口内侧带软质涂层 + 防滑微齿(涂层为硅胶,微齿深度 0.1-0.2mm),既增强摩擦力,又避免夹伤光缆 PE/PVC 护套(防止护套破裂导致光纤芯暴露);
钳口开口宽度可调(如 5-25mm),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,适配不同直径的光缆。
3. 接头拉脱夹具:适配光缆连接器 / 接头
适用场景:测试光缆接头(如熔接接头、SC/LC/FC 连接器)的拉脱力,验证接头与光缆的粘合可靠性。
设计特点:
定制化工装,分为 “光缆固定端" 和 “接头固定端"—— 光缆端用弧形钳口(贴合光缆曲面),接头端用专用卡槽(如 SC 连接器卡槽,精准固定接头外壳);
夹具对中性(偏差≤0.05mm),确保拉力沿接头轴线方向施加,避免接头因横向受力损坏。
四、防扭转与对中机构:避免光纤芯单侧受力
光纤(尤其裸光纤)抗扭性能极差,微小扭转(>1°)即可导致光纤芯单侧拉伸断裂,因此设备需配备专属的 “防扭转 + 自动对中" 机构:
自动对中机构:上、下夹具均带导向轴(与立柱平行),移动横梁沿导向轴滑动,确保横梁升降时无偏移;部分机型带 “对中调节旋钮",可手动微调夹具位置,使试样轴线与设备力轴对齐,对中精度≤0.1mm。
扭转监测与防护:机型集成扭转传感器(分辨率 0.1°),实时监测光缆扭转角度;若扭转角度超过阈值(通常设为 1°),设备立即报警并减速 / 停机,同时记录扭转数据,避免光纤芯因扭转断裂导致测试失效。
试样定位辅助:部分夹具带 “试样定位线"(红色标记线),装夹时将光缆与定位线对齐,直观辅助操作人员确保试样居中,降低人工装夹的对中误差。
五、测量与功能扩展模块:精准采集与场景模拟
该模块负责 “力值、位移、光纤状态" 的精准采集,部分机型可扩展环境模拟功能,满足复杂测试需求:
1. 核心测量组件
力值测量:内置S 型高精度力传感器(精度等级 0.02%-0.1% FS,量程 0.1kN-50kN),支持微小力值(如 0.5N)精准采集(如裸光纤拉伸力);传感器与夹具之间采用 “浮动连接",可抵消轻微偏载,确保力值测量准确。
位移测量:
基础位移:依赖滚珠丝杠的光电编码器(分辨率 0.001mm),测量横梁移动距离,用于计算光缆总伸长量;
微小变形:可选配微型引伸计(标距 5-20mm,分辨率 0.0001mm),直接夹持在光缆有效段,测量微小伸长量(如计算弹性模量),避免横梁变形对位移数据的影响。
2. 光纤专属扩展功能
通光检测模块:集成光功率计(精度 ±0.01dB)和 “光纤接口"(如 FC/PC 接口),测试时将光缆一端接入光功率计,另一端连接光源;若光纤芯断裂,光功率会瞬间衰减(通常设衰减阈值 0.3-0.5dB),设备立即停机并记录 “断裂时的拉力值",避免光缆护套未断但光纤芯已断的 “假测试"。
环境模拟接口:部分机型带高低温 / 湿度箱对接接口,可将试样区域置于高低温箱(-40℃~85℃)或湿度箱(20%-90% RH)内,模拟环境下的光缆力学性能(如寒冷地区光缆的拉伸强度变化);设备与环境箱通过软件联动,同步采集力、位移、温度、湿度数据。
六、控制系统:测试流程的 “大脑"
控制系统由 “硬件控制器 + 专用测试软件" 组成,负责参数设置、实时监控、数据处理,是设备的 “操作核心":
硬件控制器:含 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、高速 AD 转换器(采样频率≥100Hz)、信号放大模块;AD 转换器将力传感器、位移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,PLC 按软件指令控制伺服电机运行,响应时间≤10ms。
专用测试软件:
标准模板:内置 IEC 60794、GB/T 7424、YD/T 1037 等光纤光缆专用标准模板,无需手动设置参数(如光缆拉伸速度、蠕变保持时间),直接选择标准即可启动测试,降低操作门槛;
实时监控:软件界面实时显示 “力 - 位移曲线"“力 - 时间曲线"“光功率变化曲线",关键数据(当前力值、位移、伸长率)实时刷新,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测试过程;
数据处理:自动计算拉伸强度(最大力 ÷ 光缆截面积)、断裂伸长率(断裂位移 ÷ 原始标距 ×100%)、蠕变变形量(恒力下的长期伸长量)等参数,数据精度≤±0.5%;
报告生成:支持自定义报告模板(添加企业 LOGO、测试标准、试样信息),测试完成后自动生成 PDF/Excel 报告,报告包含曲线、数据、参数设置,可直接用于质检记录或第三方认证。
总结:结构设计的核心逻辑
光纤光缆拉力试验机的结构设计始终围绕 “保护光纤 + 精准测试" 展开:
机架与驱动系统确保 “稳定加载",避免机械误差影响数据;
专用夹具与防扭转机构确保 “光纤不损伤",解决光纤细径、脆质的夹持难题;
测量与扩展模块确保 “数据精准 + 场景覆盖",满足从基础拉伸到环境测试的需求;
控制系统确保 “操作便捷 + 标准合规",适配光纤光缆行业的专用测试流程。
各模块协同工作,最终实现 “在不破坏光纤芯的前提下,精准获取其力学性能" 的核心目标,为光纤光缆的质量控制与研发提供可靠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