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S CENTER
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测试仪的校准周期需结合国家标准要求、使用频率及行业规范综合确定,核心周期为12 个月,部分高频使用或高精度场景需缩短至 6 个月,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一、核心校准周期:依据标准与场景划分
不同使用场景和标准对校准周期的要求不同,需优先遵循国家标准,再结合实际使用强度调整,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。
校准依据 / 场景 | 推荐校准周期 | 适用情况说明 |
国家标准要求 | 12 个月 | 依据《JJF 1376-2012 热变形、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校准规范》,这是设备校准的基础周期,适用于大多数常规使用场景(如每天测试≤5 批次样品)。 |
高频使用场景 | 6 个月 | 若设备每天测试批次多(如≥10 批次)、连续高强度运行(如塑料厂批量质检),传感器、温控系统易出现漂移,需缩短周期至 6 个月,避免精度偏差。 |
高精度测试场景 | 6 个月 | 用于研发测试(如新型耐高温塑料的 HDT/VST 精准测定)、出口产品检测(需符合 ASTM、ISO 等国际标准),对数据精度要求高,建议每 6 个月校准 1 次。 |
设备异常情况 | 立即校准 | 若测试中出现数据异常(如同一样品多次测试温差>2℃)、设备维修后(如更换加热管、位移传感器),需立即暂停使用并进行校准,确认精度合格后再投入使用。 |
二、必须校准的核心项目
校准周期内需重点校准以下关键项目,这些项目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,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会导致数据失真。
温度控制系统
校准内容:检测控温精度(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的偏差)、升温速率(50℃/h 或 120℃/h 的实际速率误差)、介质温度均匀性(油浴或空气浴内各点温差)。
标准要求:控温精度≤±0.5℃,升温速率误差≤±5%,介质内各点温差≤2℃(油浴)或≤3℃(空气浴)。
压力控制系统
校准内容:维卡测试的压力(50N 或 10N)、热变形测试的弯曲压力(0.455MPa 或 1.82MPa)的实际值与设定值偏差。
标准要求:压力误差≤±1%(维卡)、≤±2%(热变形),确保加载压力符合标准,避免因压力不准导致变形判定偏差。
位移测量系统
校准内容:位移传感器的分辨率、示值误差(如检测 0.25mm、1mm 等关键变形量的实际测量值)。
标准要求:位移示值误差≤±0.005mm,确保能精准捕捉热变形的 0.25mm 和维卡的 1mm 变形量,避免温度判定错误。
三、校准执行要求:确保合规性
校准机构:需由具备CNAS 认证(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)的第三方计量机构执行,校准完成后需出具校准证书,证书需包含各项目的校准结果、合格判定及下次校准时间。
校准记录留存:校准证书需存档保存,至少保留 3 个校准周期,以备质量审核(如客户验厂、行业质检)时查阅,确保测试数据可追溯。
日常核查:在两次校准间隔期内,建议每月进行 1 次日常核查(如用标准样品测试,确认 HDT/VST 值与标准值偏差≤1℃),及时发现设备精度漂移,避免不合格数据流出。